泥土陣陣香,翠花吐芬芳 文/胡鳳茹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芳香的土地則是廣大農民賴以生存的命根。泥土里討生活,勤勞的勞動人民生生不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當今的社會里,真正把農田當成衣食父母的人卻越來越少了。更多的農民丟棄了田地,走出去謀生,外面闖世界,讓祖輩們留下的心血荒蕪。但是,總還有那么一少部分農民,卻仍舊熱戀故土,守著幾分農田,辛勤耕作。 今天我筆下所描繪的就是一位在泥土中淘金的女人,她放棄外面的花花世界,她放棄生意興隆的買賣,毅然走進了深深淺淺的泥土里,讓貧瘠的土壤變得肥沃,讓荒蕪的農田開花結果,讓走不出去的鄉親們有了著落,她帶著全村的貧困戶奔向小康生活,她就是史院鄉邵莊村的農民企業家軒家翠。 原本我并不認識她,一次偶然機會,淮南圖片網的部分成員要去史院鄉邵莊村采訪調研,我有幸參與。去往的途中,我們聽著圖片網的評論員主編王敏女士的介紹,略知一二。事情源于田區婦聯近期召開的一次女民營企業家專題座談會,在這次談座談會上,區政協委員“祺禧媽媽產后恢復中心”創建人王敏董事長,結識了一位來自史院鄉邵莊村的農民企業家軒家翠女士。當了解到她的綠色無公害優質蔬菜形成不了自己的品牌,失去價格優勢而犯愁時,王敏憑著自己多年的創業經驗,懷著一顆熱心助人的心愿,決定幫助支持這個勤勞樸實的姐妹。于是,通過多次聯系,終于促成了今天以支農惠農為主要目的專訪與調研活動。 驚蟄過后,氣溫變暖,但今天偏偏又遇上倒春寒,鄉下更是寒氣襲人。我們一行人早做準備,身著棉衣來到了目的地。史院鄉位于田家庵區南部,邵莊村則是這個鄉的扶貧村,廣闊的田野,麥苗返青,菜花初綻,桃花含苞待放,大面積的田壟里是一座座塑料大棚,里面種植著瓜果蔬菜,一年四季都為農副市場提供了新鮮的美味。因提前聯系,軒家翠在馬路邊已恭候我們多時。第一眼見到她,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小巧玲瓏的中年女人,標標準準的一個純樸的農村婦女,枯黃的頭發梳成一個馬尾辮,粗糙幽黑的臉上印著凍瘡的疤痕,兩只手上的凍瘡印痕又紫又紅,穿著一件玫紅的小棉襖,已經舊的褪色,騎著一輛舊的電瓶車。這哪是我想象中的女企業家的形象,但她那洪亮的聲音,綻放的笑臉,充滿了自信,到讓人感覺與眾不同。 軒家翠帶領著我們直接參觀她的大棚基地,穿過彎彎曲曲的阡陌,來到她的扶貧基地“翠綠蔬菜生產合作社”。我們一邊走一邊聽著她的娓娓敘說。邵莊村位于史院鄉的政府北部,全村總人口2100余人,耕地面積2410畝,主要以種植優質水稻和小麥為主,以及小量的大棚草莓、大棚蔬菜、大棚香瓜西瓜,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為主,全村一半以上的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全鄉的貧困戶有275戶,為了村民們脫貧致富,鄉鎮領導注冊資金,為村里籌建一個“翠綠蔬菜生產合作社”,建造25個鋼架大棚基地,入社成員5位。每位成員都有一定的種植面積和種植經驗,在當地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軒家翠就是其中之一。
別看她相貌平平,但卻是一個勤勞持家、很有智慧的女人。她是70后,高中畢業在家務農,算得上是有文化的人,因此,她跟那些沒文化的農村婦女還就是不一樣。她思維敏捷,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不愿意出門靠出賣低賤的勞動力,而獲得那些可憐的工資,她要靠自己的雙手,在家鄉的土地上創造出一片藍天。她有兩個孩子,年輕的時候靠家里那幾畝田地的收入,日子過得很艱難。于是她帶著丈夫就做起了美食生意,每天在集鎮上賣烤鴨,起早貪黑,雖然很辛苦,但收入也很不錯。后來,鄉政府創辦扶貧基地,她放棄興隆的美食生意,向政府申請承包各類種植大棚。她不顧家人的反對,開始承包80畝大棚,種植西瓜、草莓、蔬菜,收入非??陀^,讓家里的日子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但她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她不僅僅只滿足于現狀。隨著扶貧政策的向前推進,幾個農戶擴大了扶貧基地,創建了“翠綠蔬菜生產合作社”,建設標準化鋼架溫室大棚若干座,基地資產量化到戶,產權歸貧困戶所有。但是有好多貧困戶不知道如何經營。于是,軒家翠瞄準方向,大膽地從貧困戶手里轉租大棚。貧困戶通過租金分紅、土地流轉、就業務工三種模式實現增收。這樣不僅讓大棚基地得到了科學的種植栽培,合理的經營管理,提高農產品的收入,而且為那些留守在家里的農村婦女、弱勢群體,也解決了就業問題。 邊走邊聊,我們來到了扶貧基地,門頭上懸掛著“翠綠產業扶貧基地”幾個大字,旁邊有一塊介紹扶貧基地概況的宣傳牌。我們逗留端詳,那簡明扼要的介紹,讓這塊綠色基地散發著清香。走進基地,一座座鋼架雙層大棚整齊排列,一眼望不到邊,白色的塑料薄膜包裹得嚴嚴實實,如同一座座蒙古包。再靠近,外面冷颼颼的,棚里卻暖意洋洋。你看,那紅紅的草莓掛滿柄葉,摘下一個品嘗,香甜可口;那西瓜酥瓜的秧苗剛剛破土而出,鮮嫩嫩的,惹人憐愛。站在大棚前,我們再次聽著軒家翠的介紹。這一片大棚就是有全鄉275戶貧困戶以土地流轉的方式組成的,面積達300畝,主要種植蔬菜、瓜果,品種為綠色無公害芹菜、羊角酥瓜等。品質優良,銷路順暢。但是由于不懂如何打造品牌,始終在價格上處于劣勢,增產不能增收。
參觀完這個基地,軒家翠又帶著我們穿過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她的另一個種植基地。一座座大棚里種植的都是芹菜,目前,芹菜正長得茂盛,鮮嫩嫩的,清香撲鼻。從春節開始,一直銷售到現在,大部分的棚里都采摘完了,僅剩下的幾個大棚里的芹菜,正朝氣蓬勃的迎接我們的到來。我們住在城里的人,哪見過這樣長在泥土里的綠油油芹菜,真是愛不釋手。一個個興奮地鉆進綠色叢中,嗅聞它的清香,瞬間和它留影。另一個大棚里,正巧有幾位大媽們正在采摘芹菜,有的拔、有的捆,分工負責。這些人都是軒家翠雇傭的留守在家里的農村婦女,軒家翠為她們解決了就業問題,她們每天憑著自己的雙手,都能掙到100多元工資。她們一邊工作,一邊說說笑笑,見到我們很開心。看到她們熟練操作,我們的手癢癢的,于是也蹲下來采摘,那粘粘的泥巴還真不好操作,弄得我們手腳都是。這些大媽們很熱情,認真地教我們采摘捆綁。 這時候,鄉里負責農副產業部門的領導,正好也下來視察,他們向我們介紹了扶貧基地的情況。這里的芹菜就是與街面上賣的不一樣,品種不同,施的肥料也不一樣,都是有機復合肥料。為了生產這種肥料,軒家翠專門買了一臺生產有機肥料的加工機器。是將秸稈和草粉碎,加上菜籽餅、黃豆餅,再加入蘑菇下腳料和生物菌,經過發酵,最后合成一種有機復合肥料。瓜果蔬菜施上這種肥料,會生長茂盛,清脆香甜,味道鮮美。 軒家翠用心經營,管理得當,因此她種植的蔬菜、草莓、香瓜,很少打農藥,讓人們吃的放心。在合肥農貿市場,她還專門設立一個蔬菜瓜果批發門市部,她愛人每天開著大貨車來回送貨,她在家里負責經營生產,可謂是婦唱夫隨。 離開了大棚基地,我們坐下來聆聽著軒家翠的心聲。她經營的瓜果蔬菜,現在并不擔心銷路,她的理想是想把它們做成品牌,能賣出個好價格,讓更多人來了解關注。但是,如何將這些綠色無公害食品做成品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她在苦苦冥思;她在四處求得幫助;她在虛心向各行各業的企業家請教;她在朝著規劃的目標前進。我們深信,這個勤奮的農民女企業家,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定會實現她的夢想。她這朵翠花在陣陣的泥香中,會綻放得更加艷麗芬芳! |
|
三月里,圖片網王站長與部分特約評論員一行來到史院鄉軒家翠的甜瓜基地調研,看到這位樸實勤勞的農民女企業家,拉起她那粗糙的手,令我很心疼!創業的各種艱辛以及孩子家庭事業操不盡的心,同是女子,我們都是雷同的,但因為選擇的行業不同,卻有著很大的外表的差異,然而一顆向上向善助人為樂的心,又是相同的,因此,惺惺相惜心意相通!感謝胡鳳茹老師的撰稿,圖片網因您帶領的撰稿人團隊,將會鼓勵支持更多的人,越來越好!
2019-05-26 23:12:59
|
|
參加了這個活動,并以新聞的形式做過報道。今日胡老師又以散文的形式,加入了更多的情感元素,將這個活動再一次展現在大家面前,拜讀后深受感動,即感動于文中主人公的事業和情懷,也感動于胡老師的用心和文采。由此可見,淮南圖片網建立特約撰稿人團隊有多么重要,期待這支團隊不斷有精彩的作品展現,期望淮南圖片網的明天更加美好?。ɡ狭海?/p>
2019-05-26 23:59:42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joosabsweets.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