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安豐塘 自以為知道些人文歷史,卻認為安豐塘終究不過是古人人工挖的一個用于澆灌莊稼的大塘而已。 那是去年的春天,到茶庵拍一部專題片,傍晚時路過安豐塘,身臨其境才知大錯特錯,這哪里是一個水塘? 這分明就是一個大湖。 這里,環境清新而幽雅,水渠如網,綠柳如帶,煙波浩渺、碧水連天,一眼望去如大海一般的壯闊。 湖邊還有一座造型秀雅的慶豐亭點綴在平波之上,與花開四季的塘中島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蓬萊仙閣圖,景色美不勝收。 信步安豐塘畔,和風拂面,柔柳搖曳,花香陣陣襲來,宛然置身于畫中。 眼前是望不到盡頭的碧水,閃耀著粼粼波光。 久居于城市的喧囂之中,這樣的境界怎不令人心向神往? 在孫公祠我了解到:安豐塘古名芍陂,始建于春秋楚莊王時期,為楚相孫叔敖發動民力興建,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比都江堰還要早340年。 安豐塘總面積為34平方公里,蓄水量約1億立方米。這座歷史悠久的古代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依然灌溉著67萬畝的良田,庇護著壽縣的100多萬民眾。 多年前,聯合國大壩委員會名譽主席托蘭考察安豐塘后,稱之為“天下第一塘”。 可我眼前的一切,都太平靜了,平靜得這里似乎渾然天成,不曾經歷過干涸與淤堵,不曾有過宏偉的設計和規劃,不曾有過千千萬萬個血肉之軀在這里開鑿河道、筑石壘壩。 甚至史書上也不曾記載具體的修建經過,但是如此浩大的工程,我們知道它是存在過,并且很壯烈的。 曾觀賞過瑰麗的故宮,偉岸的長城,那都是受世人歌頌的建筑,可是來到安豐塘,卻發現這里一磚一瓦,所流露出來的都是對土地的熱愛,這更令人動容。 2500年的興衰過往都化作了這幅寧靜的景致,佑四方風調雨順,家和民安。也化成了安豐塘這個永不遲暮的美人明眸中的獨特光彩。歷經千年風雨后的她煥發新顏,更加動人。 安豐塘旱時能灌溉,澇時能排洪,才能保證豐收,豐收了民安,民安了才能發展。我猜想,把古名芍陂改為安豐塘,可能正是此意。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joosabsweets.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