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地方戲發出時代新聲 潘集區蘆集鎮戴廟村現代推劇《陶七脫貧》昨日首場演出 觀看的村民都說接地氣 9月11日下午,現代推劇《陶七脫貧》,在潘集區蘆集鎮戴廟村首場演出。 這是潘集區在脫貧攻堅戰中,積極探索文化扶貧工作,堅持以文化引領促“智志雙扶”的一項活動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村民們觀看后都說:很受教育。很接地氣! 潘集區不斷完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有效探索文化扶貧工作,堅持以文化引領促“智志雙扶”。區委區政府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本土作家挖掘扶貧領域典型事例創作文藝作品,以扶貧一線故事為創作素材,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淮南地方《陶七脫貧》等推劇,將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進事跡以文化的力量傳播到全區貧困群眾心中,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以及廣大一線扶貧干部的工作激情. 原創現代推劇《陶七脫貧》,講述的是一位溜街轉巷賣涼粉、愛喝酒又懶惰的農民“陶七”,因其妻子玉蘭患慢性病致貧,家庭成了村里的扶貧對象,在精準扶貧的政策下,通過駐村扶貧工作隊“葛隊長”、扶貧專干“曉楊”多次上門走訪,又耐心細致的做思想工作并實施精準幫扶,從而立志自主發展并脫貧的故事。劇情中,扶貧工作隊為陶七家聯系自主發展小額貸款新建蔬菜大棚,并提供技術指導;同時,在大雪之夜,扶貧干部冒著嚴寒為陶七家清掃大棚積雪,最終使大棚避免倒塌,保住了扶貧成果,讓陶七、玉蘭夫婦深受感動,發自內心決定改頭換面不做懶漢,要自主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 《陶七脫貧》劇本緊扣當前精準脫貧時代背景,主創人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動自然,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符合大眾審美觀。劇情反轉曲折、輕松活潑,唱詞格調高雅、自然流暢,用沿淮群眾喜愛的推劇唱腔,讓觀眾喜聞樂見,在享受傳統戲曲的文化魅力中感悟了解國家脫貧攻堅政策。通過小劇本反映大題材,表達了扶貧先扶志、脫貧不能等靠要的思想主題。也充分展示了一線扶貧干部的工作風采,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和輿論支撐! 新聞媒體對演員以及編劇作者進行了現場采訪。最后,大家共同合影留念。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joosabsweets.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