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淮南十三中部分同學在美術教師李麗紅的組織下,來到非遺傳承人、青年硯雕師沈楊楊的工作室“一品紫金”,開展非遺研學體驗活動。在沈楊楊的指導下,同學們學習了非遺知識,在動手制作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八公山紫金硯手工技藝的魅力,品嘗了一場豐富的“非遺盛宴”。 沈楊楊 沈楊楊指導學生體驗硯雕 八公山盛產紫金石,故又名“紫金山”。紫金石因石體呈紫色間現金色條紋而得名,在各類奇石中屬高檔石種。顏色有紫、豬肝、褐紫、醬紫等色,間青綠或紅黃花紋,石質堅硬而細膩,溫潤如玉,手拭如膏,泛墨如油。紫金石制作的紫金硯是中國傳統名硯,集硯材的“下墨、潤澤、質堅”三美于一身,是罕見的良硯,為歷代文人所賞識。北宋杜綰《云林石譜》中記載:“壽春府壽春縣,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為硯,甚發墨,叩之有聲,余家舊有風字樣硯,特輕薄,皆遠古物也。”大書法家米芾《硯史》云:“吾年老才得紫金石,與余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清代鄭板橋《題丁有煜硯銘》曰:“南唐寶石,為我良田,縝密以粟,清潤而堅,麋丸起霧,麥光浮煙,萬言日試,倚馬待焉,降爾遐福,受祿于天,如山之壽,于萬斯年。” 沈楊楊紫金硯作品 沈楊楊紫金硯作品 紫金硯是傳統手工藝品的典型代表,整個生產過程有采石、制硯、打磨、封蠟、硯銘、配盒等二十余道工序。制硯的傳統工藝有浮雕、透雕和線刻三種;其具體操作刀法有單刀、雙刀、切刀等十幾種;圖案主要有傳統的變形紋樣和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兩大類;成品樣式一般按制式分規格硯和就形硯兩大類。紫金硯雖有千年歷史,但長期以來其制作技藝全靠師徒傳承,還要憑個人悟性和長期實踐的體會感受才能掌握,沈楊楊就是這樣的一位佼佼者。他從淮南十三中畢業后進入八公山紫金硯廠學習硯雕,他幾十年如一日,勤奮刻苦,先后榮獲全國文房四寶技術能手、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八公山區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 沈楊楊紫金硯作品 沈楊楊紫金硯作品 為深入落實“雙減”政策,淮南十三中將非遺文化融入學校教育,開展不一樣的課后服務活動,賦予非遺技藝更多的時代內涵,進一步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以培育更多新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joosabsweets.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