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真的隕落了嗎?
第一次知道巴黎圣母院,是80年代初在電視上看的一部同名電影,知道有個駝背的敲鐘怪人,保護一個吉普寨女郎。再次了解,是在高中時代,那時癡迷世界名著及外國詩選,對原著《巴黎圣母院》,有了更多的詮釋。





再度地印象深刻,是在安師大的外國文學課上,教授用了一個下午深情地介紹維克多.雨果的作品,他曾經去過法國,告訴我們,此生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沿著雨果的作品足跡,去尋訪并了解歐洲文化精髓。那時,年輕的我,心生了愿望!

(2014年12月作者在法國游學)




2014年,深圳成立美商公司,作為創始股東的第一次涉外活動,就是游學法國。在巴黎,我們走進盧浮宮、埃菲爾鐵塔、老佛堂、紅磨坊……唯獨沒有參觀圣母院,在夜晚的塞納河畔,僅僅拍下了圣母院的夜景,可因光線原因,這張照片沒有留存,但我沒有遺憾源自寄望于某天,帶著女兒重游。

(法國游學與鹽城市長合影)

(千人講師團成員法國合影)

(赴法游學上了法國報紙頭版)



4月15日,熊熊烈火燃燒8個多小時,一座地標在唏噓與哀嘆聲中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當我晨起看到媒體的報道視頻,眼眶發熱,一股熱血往上涌起,那是一種震撼與沉痛。


800多年來,作為巴黎地標和歐洲文化歷史見證者存在的巴黎圣母院,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能幸免于難,如今,卻因在修繕的過程中遭此厄運,著實令人痛心!



文物能久經風雨滄桑八百多年確屬不易。然而世界大同,所有的種族、國家,企業、江河湖海,花草鳥獸,無一例外,都會經歷鼎盛到衰敗,周而復始的循環、歷史的變遷中,即便有各種不測風云陰晴冷暖,但總有一些又會在逆境或衰落中重生。仿佛如同瑞澤萬物的太陽,永遠高高懸掛,永不落下。


愿修繕后的巴黎圣母院,在未來的800年中,屹立不倒,繼續傳承復興后的歐洲文化;更愿身處順境亦或逆境中的蕓蕓眾生,心神不老,智慧與文化的傳承中,讓世界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