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一夢到了江南,卻找不到當年的那條雨巷。

細細聽,一曲《江南雨巷》絲絲入耳,細細的詠嘆,那古琴彈出的不只是音樂,還有濃郁的深情和《雨巷》舊時的情景。

在音樂如訴的視覺圖案中,我看到有身著旗袍的女子,撐開了江南的神韻。

只是傘下的女子沒有了丁香的郁結,那陽光般的笑容,明媚了這煙雨江南,也豐富了這條古樸巷子的美麗色彩。

踏著琴聲那委婉的節(jié)奏,執(zhí)傘而行的旗袍女人走過,古老的建筑上,斑駁的苔痕上就鐫刻上了她們的身影。

時光碎而清淺,心,如夢幻一般的虛幻縹緲,仿佛聽見舊時那江南女子清唱的曲調(diào),宛轉(zhuǎn)悠揚,空靈了這個喧囂的浮塵。

仿佛感覺到了那撐傘而行的女子,也如我一般,只是一個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過客。

她們走在那條已經(jīng)不是青石板的小路上,輕撫那白墻黛瓦,細品那雕花老窗散發(fā)出來的獨特風情。

我知道,這不是那條真正的《雨巷》,像這樣的江南雨巷很多,也很普通。

但是,走在這樣的雨巷里,仍然可以感受到恍如隔世一般的遙遠,也能夠感受到這條古樸的雨巷從沒改變過的最初。

如果輕輕的撫摸著高墻,那些在手指下還是可以感受到那些痕跡,那些斑駁是流逝的過往流年,美麗而滄桑,古老而厚重。

雖然,那墻早已不是最初的純白色,但一樣可以印證歷史變遷的色彩,不突兀,不耀眼,依然美的自然而然。

有人說,江南是水墨做的。在一張的宣紙上,任意的勾勒,都有著綿綿的情韻。

灰白的墻面上,或是青磚灰瓦的屋檐下,生長許多青苔,有的蒼綠,有的干枯,就像是歲月的臉譜,滄桑或古樸,給人一種生活的靜。

那種悠然平靜的美,于厚重的滾滾丹青里,洗練一卷經(jīng)典的詩章,映照著每一位前來尋夢的人,在雨巷,尋找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而我踏夢而來,又在尋找什么呢?

此時,我寧肯以假為真,這條舊巷在我的眼前就像是一處經(jīng)典的古跡。我不敢眨眼,也不敢挪動雙腳,我怕走進去驚醒古巷的夢,怕破壞了那份古老與雅韻。

這雨巷,仿佛就是前世的流轉(zhuǎn),在瞬間,我突然感到自己的陌生。江南盛世的華章,也在這陌生里漸漸離我而去,我感覺世間的蒼老與琉璃的淺散,就像是落花的宋詞一樣。

如果說是滄海桑田,換了人間,古老的繁華曲折成記憶的煙波,我為何沒有遺憾?如果說,千年一夢,前世如塵過,一年又一年,我為何不曾忘卻?

世間所有的色彩與功利,最終只是一場虛無。那條真正的雨巷,已經(jīng)在我內(nèi)心深處老了,瘦弱成了經(jīng)典的意像。

天下之大,大莫如情。凡事都是有因果的。生活中,苦也好,甜也好,貧也好,富也好,生死終究有它自己的歸宿。嘗盡生活的味道,人生也就有了味道。

在雨巷外閑情賦詩,杯盞問茶,飲之悟道,我非昨我,江南雨巷也不再江南。

真正的雨巷,是不帶有任何華麗色彩的,也不需要任何的語言去修飾。它的古樸、端莊、秀氣是出于自然的。

用柔軟的吳越方言去描述,雨巷的時光就像《詩經(jīng)》里衣著素雅的女子,站在水邊或橋上忘情的等待。

真正的雨巷,一身鉛華伴著琴聲而去,我不屬于那個時代,心中卻向往著那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