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淮南市紅十字會為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一百多名新生志愿者進行紅十字運動、志愿服務和造血干細胞捐獻等知識培訓。這是2014年該校第三批新志愿者培訓。
高校新生是淮南市紅十字會志愿服務的主力軍,每年秋季開學新老交替,都會有一大批新志愿者承接愛的接力。為了保證高校志愿者隊伍的延續性、穩定性、專業性和服務能力,全面了解紅十字會和志愿服務項目,增強責任感和榮譽感,淮南市紅十字會每年定期對高校新生志愿者進行全面培訓。
安徽理工大學是全省紅十字會志愿服務的典范,而醫學院紅十字會又是最突出代表,有完善的管理、計劃和專人負責,每年招募、培訓新志愿者,老帶新堅持不斷,8支專業志愿服務隊在校內外積極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無償獻血、應急救護培訓和艾滋病、結核病預防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結合專業、富有特色的活動,在高校打響知名度,引起社會良好反響。2014年,該院紅十字志愿服務總隊通過總會和省紅十字會評審,分別承擔了救在四分鐘,平安在家門——社區應急救護專項培訓、守候希望相伴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計劃、傳遞生命火種——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三項公益項目,成為全省同時承擔省、總會公益項目的高校志愿者團隊。
今年該院紅十字會新招募了兩百多名志愿者。為給這批“新兵”上好“第一課”,淮南市紅十字會精心準備,通過兩個小時“面對面”的介紹和交流,通過視頻、圖片、文字,尤其是身邊生動的事例,同學們了解了一個顛覆自己以前從網絡上“了解”的完全不一樣的真實的紅十字會,深深體會了紅十字運動150年的光輝歷史和紅十字七項基本原則及“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的神圣偉大無私和為人類做出的貢獻,知道了紅十字運動起源于戰地救護、志愿服務起源紅十字運動,了解了紅十字志愿服務的特色,尤其看到到習主席夸贊的張寶和本院的學長、安徽省首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國防生黃海松的視頻時,同學們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紅十字會與醫療與健康與人道的關系那么密切,作為一名紅十字志愿者和未來的白衣天使十分光榮、責任重大,弘揚紅十字會精神更加必要,要努力成為優秀的紅十字志愿者。



